水仙宮
水仙宮為澎湖四大古廟之一,宮內祀奉祀大禹、伍員、屈原、王勃、李白等五位與水有關的水仙。西元1697年,清朝按察使郁永河巡察台灣,途遇暴風,靠「划水仙」〈海難者蹲舷雙手後划謂之〉而安抵澎湖,便下令游擊薛奎建宮祀之。...
澎湖天后宮
它是全台灣最古老的媽祖廟,有曰元朝即設此廟,有曰明朝已具規模,或曰1604年荷軍登陸澎湖時已見媽祖廟,無論如何距今已然四百年以上的歷史;天后宮亦是台灣少見的金面媽祖,乃清康熙皇帝封為天后尊榮;天后宮出土的「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石碑為台灣出土最早的一方石碑;凡此種種歷史軌跡都增添天后宮的歷史地位與宗教內涵。...
摸乳巷
一筆站長小時後都在此出沒,因為奶奶就住在中央老街摸乳巷的尾巴,記憶中當年的摸如向真的很狹窄...
澎湖生活博物館
更多生活博物館照片:請點我 名稱:澎湖生活博物館(一筆站長強烈推薦) 地址:澎湖縣馬公市新生路327號 門票:全票80元、團體票60元、優待票(縣民、大專院校以下學生)30元、縣民團體票20元、本縣學生優待票15元 正式開館:2010年4月3日 開館時間:每週五至週三上午9點至下午5點,每逢週四休館 ...
順承門
媽宮城為中國所建的最後一座城牆式防禦型古城,1885年中法戰爭,法軍洗劫後離去,清朝有感於澎湖防衛要塞之重要,1887年籌建媽宮城,至1897年竣工。媽宮城原有城門六座,分別為東、西、南、北、小西、小東等六個門,日據時期進行都市擴建,媽宮古城牆一一拆卸填海造地或做為港口海堤的石料,順承門與大西門成為唯一保存至今的古城遺址。...
澎湖城隍廟
城隍廟創建於清乾隆四十四年(西元1779年)曾經修建過數次,至民國二十二年那一次的修建才奠定了目前廟貌的基礎。城隍廟奉祀的主神為城隍爺,俗稱「陰間縣太爺」,最近一次修建至民國八十九年年初才完工,絕對不能錯過!...
萬軍井
萬軍井過去又叫做大井,因為中央街裡頭有條大井街,關於萬軍井的由來又是個眾說紛紜,比較常民的說法是施琅率艦隊遠征澎湖與明鄭海軍交戰,途經澎湖兵將疲憊不堪,又缺乏飲水,於是施琅便放出媽祖庇佑清兵爭討鄭軍的耳語,擾亂明鄭軍隊的士氣,並凝聚清兵的作戰意志。...
「乾益堂中藥行」的創立與傳承
「乾益堂中藥行」位於中央街北端的「四眼井」旁,於大正九年(1920年)由薛號創店,至今已是第四代在經營。...
乾益堂藥膳蛋
中央街四眼井旁每到夏季隨著遊客絡繹不絕穿梭,空氣中也瀰漫著一股清雅的中藥香氣,別以為誰家的夫人坐月子在燉雞,這是位在四眼井旁乾益堂藥膳蛋的香味。...
竹灣大義宮
竹灣大義宮乃竹灣村的居民信仰中心,主要祀奉關公,關於大義宮有許多有趣的傳說:諸如中法戰爭時關公顯靈擋下法軍的砲彈,使得竹灣村得以平安度過這場戰爭...
四眼井
四眼井又名四孔井。四眼井其實只是一個井,並非四個井,只是安有水泥蓋鑿開四個孔(但也或許早期真的是四個井口)。...
港子保定宮
為嘗思奉佛禮神多建宮而立廟歌功頌德有勒碑而刻銘此益善為萬年之紀念而示不忘也如昔我保定宮之重修專賴蕭朝之發起既勞心而兼勞力...
澎湖冬至雞母狗與菜繭製作全記錄
澎湖冬至祭祖傳統習俗要搓雞母狗。冬至前幾日,所謂雞母狗就是將米"煨"成"米卒",再將之搓出牛、羊、豬、魚、雞、鴨、元寶或金瓜等等供品用以祭拜祖先...
通梁保安宮
通樑保安宮是重要的遊憩據點,其前庭之古榕茂盛綿延,雖然長年受澎湖地區之強風吹襲,但每每能在春天來臨時再度展現其強韌之生命力...
通梁古榕樹
通梁古榕林蔭下常是當地人午寐、下棋、喝茶打發時間的地方,遊客到了古榕參觀均可看到廟前許多通梁人三三兩兩圍聚在樹下的石桌椅上閒話,悠閒慵懶的情調和遊客匆忙來去的身影形成強烈對比。...
- 1
- 2